教育部门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考量和分量,吸收了传统教育的精华,从小学到大学都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国学课程,传承了我们祖先的正统思想、伦理标准和忧患意识,让所有受教育者都服从古人的崇高境界。我真正的观点和体会是,沿着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走下去,新时代的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。
何为中国传统文化?怎么去发扬与传承?
我国传统文化应该是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的。绝对不可以单独拎出其中一样一方面来说,那样是片面的,不客观的,儒家文化思想确实在历史上可能在今天也是有很广泛影响的,儒家文化的确应该是传统文化之一,注意,是之一,但绝对绝对不是全部。我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那么丰富多彩,就是因为海纳百川,所以,除了儒家文化,还有其他很多的方面,
除了儒家,还有诸如道家,佛家的一些典籍书册文化思想,都是非常非常经典的,需要重视比如说戏曲,京剧,昆曲,越剧,黄梅戏等等,这些戏曲文化,也是一种文化,也是一种传统。应当被人们重视,民俗文化,也是一种文化,我国地大物博,各地有各地的民俗,比如剪窗花,打铁花,端午赛龙舟等这些文化,也是需要被保护的。另外,说到各地,那也要说到方言了,我国官方语言是普通话,但是各地方言丰富多彩,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也是需要我们去守护传承的,
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经常被忽视的传统文化,该如何传承?
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渊源流长,必须系统化学习。建议小学课程中加入国学知识课程,古时文人的必修课,从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到《四书五经》,这些对现时代的教育并不适合,但从中可以提炼出精华,教育子子孙孙。教育是治国和强国之本,只有通过基础教育,才能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,举个小例子,吃饭时吧唧嘴,是很不好的习惯,在传统文化的礼节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。
还有饭上不能竖着插筷子,只有祭祀时才会被这样使用,这些是行为规范,往往被人忽视。这只是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,但由小见大,才能逐渐培养立人做事之本,慢慢成就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,“三思而行、一日三省”等大的方面。社会上的国学讲座越来越多,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,重视传统文化从儿童抓起,从教育带动国家发展是百年大计、千年大计!。
如何传承国学文化?
继承国学精华,再现传统辉煌,现在所言之”国学”,它倒底是什么?个人认为:国学是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智慧总汇,它所涵盖的内容是复杂而又广泛的,包括从几千年来长期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,还包括了很多如道、法、墨、阴阳等其它学术流派之精要。因此,对于一个国家而言,国学是最核心传统的文化价值与学术之集大成,成为考量一个国家和民族集体价值观的最具权威的工具!虽然国学精华对于炎黄子孙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和意义,但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国学的研究热情日益冷淡,被眼前经济利用价值和成果兑换价值更高的其它学科研究所取代,变成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面,
都忽视了传统价值的存在,无形中成了挤压国学空间推手。怎么传承国学精华?首先要走近国学,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传承的具有凝聚力的经典,把传统中留下的这些古奥的学问变成大众熟悉的语言,熔古今于一炉,把它变成民族开心明目的有精神養料的财富,以理性吸收传统道德,以感性吸取智慧和人文精神,让祖先之立德立言的成果回归当今,回归整个民族,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传薪机制!教育部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考量力度和配重砝码,吸收传统教育之精髓,从小学到大学都增加一定比例的国学课程,把老祖宗的正统思想、伦理道德规范和家国忧患意识传承下去,让所有受教育者服膺古人的高迈境界!文艺创作的多样性,照样也可以弘扬国学,引领今人找回文化寻根意识,让传统走入心灵,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审视价值取向,使古老的文化再现辉煌!,
如何弘扬中国传统书法?